校园新闻网讯 我校建工学院2005级三名学生高明赞、徐天宁、蒋海平的研究成果《混凝土结构钢筋电解行为的模拟实验研究》一文继被中国力学界权威杂志《工程力学》定稿后,近日又收到了第十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组委员发来的正式通知,该成果被大会收录,组委会邀请他们十一月份赴会议举办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会议并大会宣读其成果。
2007年,这三名学生的研究课题《象山港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外露金属节点耐久性研究》获得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No:2007R40G2290011)立项资助,该课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已经应用到我市象山港跨海大桥工程建设中,被组委会选中的《混凝土结构钢筋电解行为的模拟实验研究》就是其子成果之一。在做该项课题研究期间,他们的成果论文先后发表在校内外权威期刊上,如《混凝土结构外露金属耐久性研究进展》一文发表在《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混凝土结构外露金属阴极保护之可行性分析》一文也已确认将在专业重点杂志《钢结构》上发表,《瑞安市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状况调查与原因分析》一文也已确认在《温州大学学报》上发表。
学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专业杂志和学报上发表还不多见,尤其他们所学道路与桥梁是专科专业,这也创造了地方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的一大奇迹。然而,学生的奇迹在学院老师和同学看来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已经不是"新手"了。2006年,徐天宁等在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高明赞等的研究成果《瑞安市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状况调查与原因分析》获得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学校汇集了一大批应用科研型教授和双师型教师,学生入校后第一堂课就是在实验室里接受新生入学教育的,在校学习期间在实验室接受科研氛围的熏陶。以建工学院为例,该院干伟忠教授是浙江省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领域的专家之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是市级重点实验室。在他和教师科研团队影响和带动下,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学生在平时课堂与实验室学习之余,培养了动手做实验、投身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爱好。高明赞等三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就是在干伟忠教授直影响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学院在大学生创新方面也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结构创新实验室,提供充足的经费和教授专家的指导,学生历年结构设计大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付出就有回报,毕业学生也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三名学生中,除高明赞回家乡温州创业外,徐天宁、蒋海平都留校,实现在结构耐久性实验室继续接受干伟忠教授的指导,从事喜欢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