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工程教学与科研团队负责人为“全国城市道路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专家张水潮教授,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9人。交通工程专业于2015年通过德国ASIIN认证,2017年入选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于2016年入选省一流学科,2019年获批省智慧交通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获批数字道路建设技术省工程研究中心。该团队是一支团结奋进、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学与科研团队,近年来在凝聚师生、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交通工程系教学与科研团队
党建引领,铸造品牌。团队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党员政治领悟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教师党员全员育人导师制”党建特色重点品牌、以“交通引路人”为特色的省级课程思政品牌和以城市交通“家庭医生”为特色的地方服务品牌。支部书记郭璘教授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协助学科和专业负责人开展一流学科、一流专业、重大平台等重点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学科和专业先后入选省级一流,教研室于2021年入选首批全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支部于2023年入选第二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思政领航,立德树人。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秉承“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深化构建“师生共同体”。通过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以“交通引路人”为特色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指标体系,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以“科教+产教”双融合为特色的交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以教师党员为核心的一流课程思政队伍,全面提升“三全育人”质量。党员教师宛岩副教授是宁波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累计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各类奖4项,获第二届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优秀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项。根据“十三五”省教育评估院统计数据,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就业率、专业相关度、工资水平、创业率、升学率5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被列入“绝对优势专业”。

党员教师参加全国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服务地方,破解难题。团队以服务地方为己任,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不断破解城市交通难题,促进团队发展进步。一是深度服务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破解城市交通治理难题。团队通过深度服务各地交通治堵、重大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优化、智慧停车、公交都市等工作,提升了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助力宁波成为全国汽车保有量300万级城市中最“不堵”的城市。2019年,积极响应宁波市委市政府对口扶贫贵州黔西南州的号召,在杨仁法教授的带领下将宁波治堵经验全面推广到黔西南州,破解当地交通治理难题,得到了公安部交管局和贵州省交管部门的肯定。二是深度开展智慧交通产学研合作,助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团队紧密对接本地智慧交通行业企业的应用需求,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数字道路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助推宁波本地智慧交通企业转型升级并快速发展,多次获“宁波市教育改革典型案例”“宁波市教育服务地方典型案例”等荣誉。三是持续参与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引领行业标准规范制定。学科团队通过大量参与服务地方的轨道交通1-8号线等重大工程建设和智慧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和宁波市科技进步奖1项,主编或参编全国性技术手册2本、浙江省地方标准2项、宁波市地方标准7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道路交通科研团队。